第九十三章:卢国公和他的三个儿子。_天命!大唐气运在我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卢国公和他的三个儿子。

第(3/3)页

,吃着像牛肉味的熊,长得是个啥样子。我看二嫂回来以后那副神情,给我笑得哟……”

  程怀亮也哈哈大笑起来:“你二嫂就是那性子,没见过的新鲜玩意,都想瞅瞅。结果她回来以后,饭桌上强忍着,晚上给我这顿捶……”

  于是大伙也都哈哈大笑,就连侯非鱼都跟着笑了起来。

  程咬金见几个儿子拿他调笑,抓起来案几上一条鸡腿,奔着程怀弼就扔了过去:“小兔崽子,这也是熊肉!”

  程怀弼一探手,半空中接住鸡腿,放进自己盘子里面,舔舔手指头道:

  “咱家这鸡肉味的熊,也好吃!”

  见程怀弼表演了一手空中接鸡,众人顿时又都笑了起来。

  “在高·丽那边时候,我就空手抓了几次箭,他们那弓箭不行,太软,破咱的甲,费老劲儿了。”程怀弼兴致勃勃地跟大伙儿显摆道:

  “我听说隔壁大营有兄弟试过,七十步以上,拿他们那玩意,射不透咱的面甲!”

  刚说到这里,又一只鸡腿飞过来,砸在他脑袋上,砸的他“哎呦”了一声。

  “那也不是该你空手抓箭的缘由!歪了一点,手就废了!”程咬金手悬半空,指着他道。

  原来是他爹以鸡为箭,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再次偷袭,大获成功。都是兵法啊!不愧是一代名将!

  程怀弼瞅瞅自己老爹,伸手把落在席子上的鸡腿捡回来扔盘子里,嘿嘿一笑,再不敢提这茬:“鸡腿别浪费了啊,爹。”

  菜品齐备,程咬金问侯非鱼:“小鱼儿,都‘弱冠’了,酒可能喝得?”

  侯非鱼点点头,笑道:“好之前就能喝一点。”

  程咬金一听大喜:“好!这才对!好男儿不能喝酒,让人耻笑。”

  用手一指程怀默:“老大,你让他们把府里的好酒都拿出来,今儿喝个痛快!”

  程怀默摇摇头,慢条斯理地笑道:“爹,我们兄弟可以和小鱼儿喝个痛快,你得收着点量。孙神医可说了,不让你喝大酒。”

  程咬金瞟了一眼他大儿子,嘟嘟囔囔有点委屈:

  “奶奶滴,你是爹我是爹,你几个的媳妇,平时就老叨叨这个,今儿好不容易女眷都不在了,又轮到你来说!”

  程怀默一笑,对身后下人道:“去,把我院子里最好的‘马乳葡萄酒’,取几坛子过来。”

  一听这酒,程家的男人们,都是眼前一亮。

  【作者题外话】:作者的话:

  关于葡萄酒,有学者表示,唐代葡萄酒并非全部是“舶来品”,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掌握了一些葡萄酒酿造技术。

  例证:《唐会要》卷100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长安城已自酿葡萄酒——“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

  这表明唐太宗时期京城不仅种植了马乳葡萄,而且还自酿了葡萄酒。

  也有学者认为,唐代葡萄酒酿造属于胡人的“专利”。这一技术是他们开设手工作坊或经营酒店的本钱,一般不会轻易传授他人。如果遇战乱或其他突发事件,胡人被迫迁徙流动,葡萄酒酿造作坊也会随之搬迁,汉人一般无法获悉葡萄酒的酿造方法。

  不过,法国学者童丕(Eric  Trombert)认为,盛唐时期来自吐鲁番、凉州等地的葡萄酒已经可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而粟特人当时的贸易商品通常是马、皮毛或者其他易于携带的贵重物品,而并非是葡萄酒。

  对于葡萄酒是否在唐代大量普及,我国学者陈国科的观点是,“唐人开始掌握葡萄酒的酿造技术,胡瓶和葡萄酒逐渐走出小众,广泛进入唐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文献、出土实物、唐墓壁画、寺观壁画、唐三彩俑、金玉带等多种载体上都可以看到胡瓶和葡萄酒的身影。”

  在甘肃省武威市“吐谷浑王族慕容智墓”出土的胡瓶以及白葡萄酒实物,是对陈国科这一观点的有力考古实证。

  继续日常求票哈~感谢感谢。.
记住手机版网址:m.2kshu.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