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报复_黛玉义姐不好当[红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章 报复

第(2/3)页

         “你这猴儿孩子。”王熙凤轻轻戳女儿的脑门。

         平儿真转身包了一个荷包出来,在王熙凤无奈的眼神中,塞给了欢天喜地的贾巧姐。

         觑着林黛玉有空,王熙凤立刻去找了林黛玉。

         林黛玉也为平儿高兴,笑道:“这么大的喜事,凤姐姐和平姐姐不请我们好好儿的吃一顿,我是不依的。”

         王熙凤笑道:“这算什么,只要你能来,我保你满意。”

         她问:“那平儿的事……”

         林黛玉道:“凤姐姐放心,三日之内必会办妥了,平姐姐想上学,今日先去先生们那里都打声招呼,拜个师,听先生们让准备什么。”

         王熙凤已有打发贾巧姐上学的经验,此时安排起平儿来得心应手。

         可她想大包大揽,平儿笑道:“姐姐拿我当什么孩子?巧儿上学有一大半儿是我亲手安排的,姐姐别管了,我自己弄就是了。”

         王熙凤佯怒:“好你个平儿,这就拿以前的事出来说,嫌我使唤你了?”

         不到半日,清宁伯府阖府皆知王熙凤和平儿结为姐妹之事。平儿的人物品格是众人都看在眼里的,她有今日,众人都替她高兴,闲了都来相贺。

         待人散了大半,丰儿说:“柳先生的娘子来了。”

         虽然王熙凤答应了尤三姐来上学,她不为难尤三姐,但毕竟有前事在,王熙凤平儿尤三姐三人虽每日有好几个时辰同处一府,却几乎是不见面的。                        

                            

         和平儿对视一眼,王熙凤笑道:“你明儿开始上学,少不了见她,她人都来了,咱们就去迎一迎罢。”

         平儿走在前面,王熙凤慢悠悠跟在后面。

         两人看尤三姐穿着一件大红的长褙子,下面露着杏粉的裙子,身上头上首饰倒不多,手上提着礼,身后跟着一个小丫头,也提着礼。

         平儿忙和丰儿接了礼,笑道:“您怎么有空来?”

         尤三姐站在这院子里,也觉得尴尬极了,忙说:“我听得这样的喜事,觉得得亲自来才成敬意。既然礼已经送到,那我就回去了。”

         王熙凤也不假客气,谢过尤三姐的礼后,便没多留她,道:“丰儿,送一送尤娘子。”

         和王熙凤往屋内走,平儿心怀不解,低声问:“姐姐,你说她这是?”

         王熙凤隐约有个想法,因屋内还有客,便道:“咱们晚上说。”

         至晚,贾巧姐和沈明淑一处睡,王熙凤照旧和平儿睡。

         临睡前,王熙凤和平儿笑道:“我看呐,她是羡慕咱们呢。现在咱们姐妹好了,她姐姐还执迷不悟,非要留在那骚坑里,她也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如何不担心她姐姐?”

         没过几日,贾母就被贾赦等气晕了。

         王熙凤被林黛玉请去看护了贾母几日,又随她们祖孙一起去告了御状。

         除了贾母林黛玉保下的几个女孩子和李纨贾兰母子外,宁荣两府全家下狱,因尤二姐还没进成荣国公府的门,倒是先逃了一场关押。

         但贾琏等不肖的罪名之一就是违亲停妻再娶,还和尤二姐在国孝家孝里有孕。贾母住进了清宁伯府,尤三姐心中有愧,且放不下尤二姐和尤老娘,便和先生们请了长假,和柳湘莲说好,每日到尤二姐处探望照看。                        

                            

         尤二姐本便是娇弱女子,更兼心性懦弱,经不得大事。听得贾琏等被捕,她如似失了主心骨一般,当即便觉得不好。

         尤三姐忙着照顾她,才看她好了些,偏尤老娘知道贾家大势已去,所受刺激太大,也不行了。

         母亲姐姐都病倒了,尤三姐心中又急又气又恨,两面照顾不暇,只恨分身乏术,盼她母亲姐姐早日好起来。

         只是尤二姐且不说,尤老娘也不是有刚性的人。她看尤三姐和柳湘莲是再拆不散的,尤二姐腹中孩子的爹已是不中用了,想靠着女儿荣华富贵的心思彻底落了空,又兼也是四十往上的人了,一时想不开,身子竟一日差似一日。

         尤老娘尤二姐谁也不好,尤三姐只得在尤二姐这里住下。

         柳湘莲要跟着住过来,尤三姐拦他道:“这里不是什么好地方儿,名声早就烂透了。这是我母亲姐姐,我不能不管,可你一来,那些不知情的人更不知会编派什么话。”

         柳湘莲说他不在乎名声,尤三姐忙说:“你便不在乎,清宁伯也不在乎?”

         任尤三姐怎么劝,尤老娘也不肯看开些,她只得多花心思在尤二姐身上。

         尤二姐听尤三姐劝了,倒还顾着腹中的孩子,想着万一贾琏能平安无事的出来,他们还能一起过日子。有亲妹妹照顾,尤二姐也肯吃饭,也肯吃药,一月之间,倒渐渐好起来了。

         可还没等尤二姐彻底好全,贾家的判决就下来了。

         贾珍夺爵流放,贾赦夺爵流放,贾琏虽没流放,却要杖六十,徒三年,圣旨还不许尤二姐腹中的孩子降生……

         尤三姐不敢把这消息告诉尤老娘和尤二姐。

         可她不说,宫中派出的女医却早早就上了门。                        

                            

         尤二姐昏厥过去,女医却仍强把落胎药灌进了她的嘴里。

         被四五个大力宫女牢牢控制住的尤三姐只能看着,看着尤二姐被灌了药,看着她开始抽痛到面色苍白,看着她下身出血,落下了一个胎儿,听女医说,落下的似乎还是个男胎。

         宫中的女医没有尤三姐想象的那样冷酷无情,她们给尤二姐开了养身温补的方子,还等到尤二姐无性命之危,和尤三姐细细交待了如何照顾尤二姐,才回宫复命。

         被打掉孩子的尤二姐吃了药,昏昏沉沉的睡着,尤三姐趴在她的床边,泪水濡湿了锦褥。

         姐姐,你当日为什么不肯听我的劝……

         “娘子!”尤三姐的小丫头跌跌撞撞扑进来。

         “怎么了?”尤三姐慌忙站起来。

         这小丫头是她派去守着尤老娘的。

         “娘子,是老娘……”小丫头哭道。

         尤三姐往后一跌,坐在尤二姐的床上,觉得头晕目眩。

         *

         贾珍贾赦贾琏都没有好结果,王熙凤高兴极了。

         她带着一丝不可言说的幸灾乐祸,迈进了荣庆堂的门。

         还做荣国公府当家奶奶的时候,这里王熙凤常来。

         每日晨昏定省不说,她管着家,有了大事要来回禀,还要随时候着去办长辈们派下的事儿。这还不算,她是晚辈媳妇,得想法子让老太太、太太们高兴,还要小心提防算计,在管事媳妇们面前撑住威严。

         王熙凤本以为做女人就得这样儿,外头看着风光,内里就得下足功夫,不然算什么当家奶奶?

         可她离开这里,从国公府当家奶奶,五品同知的太太,将来三等将军的淑人成了七品女官,身份看似低了许多,其实相差无几。而做女官要比做当家奶奶舒服多了。                        

                            

         她不用再每日从早和陀螺似的忙到晚,还要担心丈夫又去哪里偷腥,不用怕家族内外的算计,不用挖空心思讨那么多长辈的喜欢,在那么多长辈面前尽量谁也不得罪,不用应付愚蠢左性的婆婆和满心只有自己儿子的姑妈兼二婶子,不用怕刁奴欺主,犯上作乱。

         和荣国公府比起来,在清宁伯府几乎是太轻松、太舒心了。

         认了平儿之后,她更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是给她做皇后也不换。她真希望从来没到过荣国公府,没和贾琏成过亲,也没做过贾家的媳妇。

         但她并没有从此之后都不想再踏入荣国公府的心思。

         她只想多去几次贾家,让他们看看她现在过得多好,而他们都是什么日子。

         在贾家众人被下狱后,她的这个想法就出现得越来越多了。

         所以,王熙凤很感激林黛玉能给她这个亲自“抄”了贾家的机会。

         进门的第一眼,王熙凤就看到了她的前婆婆,邢夫人——现在只能叫她邢太太了,正用一种混合着愤恨不甘嫉妒的眼神看着她。

         王熙凤对邢太太报以一笑。

         邢太太先是一瞪,后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吓得往后一缩。

         这个不中用的,果然还是原样,吓唬她也没意思。

         什么时候能去亲眼看贾珍贾琏这哥俩还有贾蓉的笑话,那才有意思呢。

         王熙凤这么想着,来至贾母面前,行礼笑道:“恭喜老太太,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封号。”

         王熙凤既来了,林黛玉便站起来,笑道:“这里都交给姐姐,我先去了。”

         贾母还要留林黛玉再呆一会儿,好歹吃口茶再走,王熙凤笑道:“我知道,今儿会试放榜,妹妹要去谢家,你快去罢。”

         这屋里的人大半都才从牢里出来,贾母等虽在外头,这些日子也无心想着春闱,是以听得王熙凤的话,贾母才恍然:“是了,我记得承恩公府今年有两个孩子下场,依你说,都是能中的?”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忘了,有一位是承恩公的长子,上一科中的举人,今年才二十二岁,还有一位是谢翰林太太娘家的侄儿,就是那个十六岁中山东第六名的才子,差不多都能得中呢。”

         林黛玉笑道:“凤姐姐别把话说太满了,一会儿人来报信,若是都没中,不是现打脸?”

         贾母看着自家屋内地下的几个子孙,都还年小,不知前程,不免羡慕人家的孩子,和林黛玉说:“会试放榜也是大事,我不多留你了,你快去罢。”

         林黛玉一礼,又凑在王熙凤耳边说:“这两府里的下人我还请刑部的官兵都锁着呢,没放出来,我看老太太有卖人的意思,姐姐帮着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kshu.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