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5章 诸葛治国上(二更)
第(1/3)页
第645章 诸葛治国——上(二更)
大战逐渐平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算是完成了大部分。
在一系列的厮杀之后,诸葛亮不仅仅攻克了并州北部的朔方,五原,云中和定襄四郡之地。
更是顺势拿下来了上郡和西河,加上最开始的雁门郡。
此时刘备军不但彻底将自己的脚伸到了并州之地内,更是几乎夺回了失去了许久的并州北部。
当然,这也不过是暂时罢了。
因为如果不能好生治理这并州北部,不能彻底降服那些鲜卑胡人,甚至是想好如何与他们相处。
这并州北部非但不会成为他们大汉的国土,甚至还会成为他们的拖累
所以这一切,都要诸葛亮来完成。
当然了,在这些事情之下,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诸葛亮将所有的土地都重新规划治理.
刘备和诸葛亮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悍然北伐,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如今不用太过于顾忌后方。
此时的江东彻底老实了下来,荆州在稳步发展,汉中上庸等地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屯田之人愈发的稳定了下来屯田的数量也在愈发的稳定了。
至于益州,诸葛亮治理蜀地多年,无论是异族还是西川最为重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已经有了最基本的章程。
“足兵足食”四个大字已经足以形容他治理的成效。
哪怕是诸葛亮现在已经离开西川进入了长安城中,西川蜀地仍然奉行着他的治理之法。
“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这十六个字此时仍然是益州治理的基本法则。
无论是何人治理益州之地,都要遵从这十六个大字。
不在农耕之时兴徭役,更不许将百姓的家财吸收干净,哪怕是当年最为困难的时候,诸葛亮都凭借着一己之力不断的辗转腾挪。
然后保住了益州百姓的民生,只因为益州是刘备手中唯一的一个还算是完整可以有富裕的州.
为了做到这十六个字,他可不仅仅是设置水排,改良诸多设施,仅仅是在都江堰的维护和治理上。
专门设立了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kshu.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