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话 七龙珠的冰与火…(下)_时空门之殖民建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0话 七龙珠的冰与火…(下)

第(2/3)页

么问题来了~

为啥土著们,尤其是像管宁、公孙恭这种,接受过正统儒教教育的文化人,没发觉、不认为…漫画不靠谱呢?

emmm…

应该说,是他们成长的时代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维度。

简而言之,要不是唐颂缘率队,与穿越众重新来到新时空,那么~在新时空的自然技术约束下,是不允许出现出版物和印刷物的!

这一点~

很重要!

倘若不是唐颂缘与非儒教汉人…

也就是辽东边外土著部落…主动且亲善的接触,那么,这些尚未完全脱离新石器时代的部落,99.99%的人,根本没机会见识“纸张”。

同理~

倘若不是唐颂缘善待管宁、公孙恭等儒教汉人,那么,他们这些儒教汉人,此时,也不知道“纸质书”为何物。

建安年间有纸张,而且是具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植物纤维混合纸”…单说原材料和工艺,就比同期的莎草纸和绢布、皮质纸…成本要低。

但是!

相比于人均收入来说,还是太贵了!

这并不是说,植物纤维纸,本身,有多值钱…而是说…产量还是太低太低太低…按照供需关系计算,不需要写字的人,基本不会去买。

反之~

但凡每天都得写字的人,只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买纸,几乎就等于21世纪高级白领,购买线上课程一样。

SO!

在没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的环境下,许多“造纸厂”,便直接成为了某些官家的“私人工厂”。

比如皇家,比如中原豪族。

如此一来,民间,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人,根本接触不到任何纸张。而一般的文化人,想要买纸,只能拉关系或者…抢购。

纸~

依旧稀缺。

哪怕造纸“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

所以,在建安年间,大书法家的墨宝中,有纸质的,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在建安年间,大家能接触到的成套读物,依旧,与纸张没有半毛钱关系!

就算手抄一套《论语》…

这尼玛也得用掉好多好多纸!

而且万一抄错字了…也不可能划掉接着写…纸~毕竟不是竹简、木条、沙盘!就算抄写完一部《论语》,也不知道该如何封装!

反观竹简~

装订技术是成熟的,写错字了也可以用小刀削去,而且保存的状态更持久,也不担心潮湿和小虫叮咬。

所以…

所以身在01A基地内的土著,包括,被穿越众们善待的土著,都很难理解,印刷品与纸质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别的不说,倘若把纸质书放在大汉朝,那么,这纸质书,绝对是“奇货可居”的紧俏物!

不论漫画小说还是其他什么杂志,都一样。

民间,想都不敢想。

官家…也一样是想都不敢想!

彩印?

更是“此物必天来”!

随便一本21世纪出产的贩卖纸质读物,放在建安年间,那都是惊为天人的至宝,必须只能当成祥瑞,进贡给天子。

哪怕这本读物上,只记录了某明星的吃喝拉撒…哪怕,这上面只有屎尿屁和低俗段子和广告…

而且可笑的是~

建安年间的文化人,还真看不懂上面的内容。

呵呵。



按照这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kshu.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