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_明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2/3)页

儿庄之败后对卫所制度近乎骇人听闻的大揭底,已经让孟瑛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兵制一定要变了。

这一点孟瑛也认同。

说实话,当初太宗皇帝北伐的时候,看似动员五十万大军,其实大部分都是维持后勤的,真正用于决战的也不过是几万骑而已。

如果孟瑛手中的骑兵,是太宗皇帝时期的骑兵,何必如果步步为营,早就正面击破了瓦刺军了。

明军战斗力下降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孟瑛也很明白,他而今的位置是怎么来的,所以他自然是支持军制改革的。

支持归支持。但是这其中牵连太大了,孟瑛即将登临勋贵之首的位置,自然要为下面的人争夺足够的利益。

但是这利益怎么争夺啊?

勋贵怎么说话才硬气?

就是打胜仗了。有战功,即便是他去给内阁拍桌子,皇帝知道了,也会安抚一二的,但是没有战功,去兵部领个东西,都要看兵部小吏的颜面。

这一次兵制变革,更是要影响大明不知道多少年,有些事情孟瑛是必须力争的,所以他太想打一场胜战再回去了。

甚至说眼前这一仗,直接影响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军事制度。

如果打赢了,勋贵就能多争取一些利益,如果打输了,不,不用打输,仅仅是将也先恭送出关,勋贵们想达到猫儿庄之战前的权力,恐怕就难了。

只是孟瑛即便心中再想,也只能按下去,心中暗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孟瑛给杨洪写了一封书信之后,就大队人马向居庸关方向而去了。孟瑛心中暗暗算了里程,暗道:“大概十一二日,就能到居庸关城下了。”

他是一点不担心居庸关的安危,原因无他,居庸关本来就是雄城,又被兵部尚书徐晞加固了,堪称铜墙铁壁。

瓦刺而且守关京师有数万之多。火器充足,再加上少府的生产一刻都没有听过,生产出来的物资都通过驰道运输到居庸关。

可谓源源不断。

甚至危难时期,京城的驻军其实也能抽调一些的,毕竟这里有险峻的关城,想想守居庸关,与守北京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样的战事怎么想都不可能打输。

至于给杨洪写的书信,却是对杨洪有拉拢之意。毕竟他即将上位,就必须有足够的将领支持。

英国公在内阁说话硬气,是有成国公在外将兵。、

他如果进入内阁之后,他麾下的旧部就差太远了。

他毕竟耽搁了十年,真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kshu.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